先前跟大家分享手寫與圖像式思考的好處<<為何愛用手寫? 手寫記憶與圖像化思考的好處>>,
因為喜歡手寫,所以經常會需要紙跟筆來塗鴉,
但隨著長大開始用電腦後,身邊越來越少有紙跟筆可以寫,
也不太想隨身著帶著筆記本,就算準備了筆記本,
有時忘記帶本回家或是忘記寫到哪,有時健忘不知道寫到哪去
所以我就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適用於我個人習慣跟模式的手寫工具,
我嘗試用過各種不同的工具,每種都各有優缺點,來跟大家做個分享
手寫工具的選擇考量
可攜性與環保
有時在不同地點、時間都隨時有地方可以寫下來
但又不想隨身攜帶本子的習慣,
所以希望手寫的工具是可以記錄跟不同的裝置之間內容同步
另外有時候會不斷的畫或修改,
一般的紙本不是這麼好修改,同時可能也會因此造成許多的垃圾,
所以能用數位平板,轉換成圖檔後儲存,然後同步在多個裝置,是我考量的原因之一
書寫的手感
從小習慣性用紙書寫,紙本的書寫會有摩擦阻力,寫起來的手感比較好,
如果用手寫板或平板取代,書寫手感會很不一樣,
不過以順暢度來說,現在的都已經蠻順暢的了,
但螢幕表面比較光滑的話,手寫的感覺就不那麼好,
雖然手感不是書寫這麼重要的因素,但若不好書寫就會降低拿出來用的意願
筆跡可螢幕上同步顯示
這樣的需求主要來自疫後,大家開始居家,
開會也大多是在線上討論,
有時候跟同事討論時,有些事情比較不容易講清楚,
面對面討論還可以用白板或紙張做些說明,
但線上討論就很難做到這樣的效果,
雖然通訊軟體都有提供白板這類的工具,但滑鼠就很難操作,
除非螢幕都是可以直接觸控的,不過手舉著一直畫螢幕也是不那麼符合人體工學,
不過公司也沒這樣的配置,目前手邊的工具,像是筆記本、ipad、手機..等,
也不容易直接在線上會議工具上不是那麼的好呈現,
即便電腦跟平板同步連線通訊軟體,但有些會議中其他資料要同時開啟,在整個的操作上不那麼順暢
所以有一陣子一直在找一個適合自己習慣,又能跟符合這類情境的工具
同步與備份
如先前所提到的,也許在不同的地點就會需要用到,
但忘記帶特定的筆記本或是工具就會很麻煩,
隨手找一個地方寫之後,又可能會忘記寫在哪的問題,
所以希望記錄的地方是可以同步,例如一些筆記軟體evernote、onenotes跨平台同步
另外希望這些資料可以容易備份與匯出,
有時我們非常依賴用在某一些工具平台,
但這些工具可能隨公司的發展起落,或是自己想換其他平台時,
就需要把資料備份跟移出,若沒有工具方便移出時,就會相當的麻煩
曾經用過的工具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我曾經用過的一些工具的心得
廢紙
這個不用多說,以前最愛用的,像是影印A4紙的背面或是日曆廢紙,
只要能拿來亂畫或筆記沒有負擔,也很符合我們平時的使用習慣,
沒有負擔這點對我來說很重要,心情上可以更放肆的去畫,不那麼拘謹,
不過現在越來越才難找到這樣的廢紙了XD
優點:
符合平時書寫習慣,用廢紙利用沒負擔
缺點:
較雜亂,有時不知道紀錄在哪張紙上
攜帶保存不易

空白筆記本
為了解決臨時找不到廢紙,或是不知道紙張丟到哪,
我就買「活頁紙」又是「空白」的筆記本,
通常在書局或光南之類的都找得到
優點:
紙本筆記本,因為是活頁紙,可以隨時撕下取出方便,把多個筆記在一本書裡比較回頭找相對容易
缺點:
每次要用的時候需要找到那本書,若要隨身帶著有時也是不太方便的情況

手機
先前買過samsung的Note4手機,當時他一直主打他的那隻筆,
可以有很多的用途,有心動到就入坑了
確實是不錯用,用的是wacom的專利技術(wacom是專門出繪圖板的大廠),
寫起來都還蠻順的,不過因為螢幕貼的關係,寫起來滑溜溜的很難寫
優點:
隨時隨地都可以拿起來用
集中管理,不怕不到
缺點:
螢幕保護貼滑溜不好寫(聽說現在新版的有一些特殊處理,還可以模擬紙筆摩擦的手感)
螢幕較小,寫起來還是不那麼自在
若停放一段時間會進入待機狀態,要用時又要解鎖,螢幕一直開著又會耗電的問題,
較適合短時間memo的使用情境

平板
有年生日女友送我一台ipad當生日禮物,因為他知道我喜歡用筆寫,所以又送了我一支apple pencil,
當時的apple pencil沒辦法直接黏在ipad側邊充電,需要要把筆尾蓋拔下來才能充,
筆用起來也非常順,但同樣也是有在滑溜螢幕上手寫的感覺需要適應一下
但螢幕大的關係,比起用手機還要來順手好用,
因為是平板的關係,所以有很多的APP可以用

優點:
螢幕大方便書寫
可以整合多項APP用途廣泛,突然要查資料或是丟到筆記軟體也很方便
缺點:
同樣有螢幕滑溜手感不好的問題,可以用紙膠帶把筆尖綁起來,可以增加一點磨擦力
市面上有賣一種類紙模,提升手寫感,感覺書寫滑溜的問題
若沒有經常使用,要用的時候會發現筆已經沒電,
雖然充電也還算快,但要用沒得用感覺就不是很爽
另一個問題是ipad本身相當的重,所以隨時都要帶著ipad可能會有點困難
閱讀器
後來買了閱讀器,有筆的閱讀器,中國的品牌文石(BOOX) Nova Air C,
有附一隻筆,筆寫起來順暢,因為電子紙的關係,比較不那麼傷眼睛,
面板是霧面,寫起來相對不那麼光滑感,整體的體驗還不錯

優點:
寫起來順暢,不會有強光問題
比起ipad省電,比較不用擔心電量的問題
筆不需要充電,跟Wacom技術合作,所以手寫體驗上也沒甚麼問題
閱讀器的重量較輕
缺點:
無法同步到螢幕上手寫
電子紙的反應較慢,所以除了普通手寫外,還要整合其他圖片或是要其他APP等
操作起來就不那麼的順暢
繪圖板
疫情期間居家辦公,經常要跟同事線上討論開會
就在想買個手寫板同步到電腦去,可以跟同事可以溝通,
從小一直想買個繪圖板來玩,於是就買了市面市佔較大品牌Wacom,
但是不想花這麼多的預算,就只買了較低階大小的選擇
Wacom Intuos Comfort Small 繪圖板
繪圖板的手寫區域是螢幕解析度跟螢幕比例比對,
由於我買的手寫板較小,手的位置跟螢幕的位置要對應不是那麼的容易,
寫上去經常會飄掉,畫起來相當的困擾,
一些數位繪圖經驗的人說是需要練習一段時間來習慣

優點:
繪圖板產品非常成熟,軟體可以很細緻的設定,也支援不同作業系統平台
筆觸順暢,可以感應壓力,較適用於繪圖
缺點:
螢幕解析度跟平板大小會影響可以手寫範圍,若不熟練的話不好操作
沒辦法只看平板,要看著螢幕不太順暢,目前市場有高階繪圖板是有螢幕的,但蠻貴的
手寫板
去年換到新的單位,剛好整理辦公桌,
把我先前的繪圖板低價售出,因為實在太少用了,
後來因為線上開會需要討論或平常筆記使用,
剛好在網路上被廣告另一款手寫板,
蒙恬遠距通 可視隨寫板,蒙恬也是在手寫這個領域做很久了,
小時候還有玩過手寫辨識成字,語音轉文字的那種服務,當時覺得好新奇~

這個產品是在手寫板上寫字是看得到筆跡的,
比較不像之前的繪圖板,筆觸跟螢幕上的游標連動,
他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跟螢幕游標連動,寫甚麼螢幕上出現甚麼,
另一種模式是手寫板就是一張便條紙那樣,
寫的內容不會出現在螢幕上,按一個按鈕就會儲存到電腦上,
變成是一個memo的便條紙,這個圖檔可以複製到任何的軟體(如:word、ppt等),
這個功能很有趣,可以不用看螢幕專心寫在板子上,
把這些筆記也可以暫存起來,筆也不需要任何充電。
小米也有出類似的產品(小米液晶手寫板),但他是獨立的沒辦法跟電腦連動,
但板子的技術應該是一樣的
由於這產品的設計是為了遠距教學使用,有提供一些教學用的白板、線上會議的功能,
個人大部分會用到的時間都在辦公室,
對於構想、塗鴉、跟他人討論、開會時的筆記,都還蠻適用的
目前在在工作上使用頻率滿高的,還算滿意
所以這是我目前使用頻率最高的手寫工具
優點:
板子上有筆跡,書寫順暢,筆不用充電,板子沒有光等好處
可以把筆跡轉成一張圖檔儲存或複製到任何地方
可以跟螢幕游標同步,應用在教學或討論的時候
缺點:
用一段時間之後有些地方板子有浮上來字會筆跡會糊糊的
軟體做的不是很穩定有時候當掉需要重開
結論與心得
目前依個人的習慣
在辦公室:就用手寫版,需要存起來就存到筆記軟體中同步,
若有依些需要系統化整理的,再事後把她打成memo紀錄在一起,
在戶外:就用ipad+筆,ipad比起閱讀器,應用範圍廣,用電量也夠,
所以可以適合去咖啡廳或開會之類的情境
以上是一些手寫工具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囉~
每個工具都有一些優缺點,有些缺點也許可以透過一些其他配套解決
當然也很難有一套工具是各種情況都能符合
主要還是看自己的使用習慣,應用情境,
try過這麼多種工具,心得是越簡單越好,高級的工具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您經常在外,不是電腦使用者,隨身也不會有電腦可以用的話,
可能適合有筆的手機、平板或是有觸控的螢幕,甚至是一本大小適中的筆記本也行,
但如果您習慣用筆記軟體,又是經常在辦公室的人,也許就可以評估看看這些工具適不適用
Fu’ Notes:
1.手感、同步、可攜性、備份移轉、整合性等都可以作為手寫筆記考量
2. 可以參考自己使用情性與習慣,搭配工具就會很便利,重點還是在於用的順、經常使用
3. 每個工具都不是這麼完美,有些缺點是可以透過一些方法改善,簡單就好,除非想體驗不同3C工具的樂趣